返回 穿到六零致富发家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2章 不识好歹[1/2页]

    夫妻两个吭哧吭哧的装扮着他们的新房。

    家具小李包了。

    女孩子都出房子了, 家具自然应该他来。

    不然真要当上门女婿啊。

    他没有那么厚的脸皮。

    怎么装修他们的房子呢?赵建丹想要装修成类似于婶子那边的样子,她很喜欢。

    白色的墙面,还有舒适的沙发。

    听到他们想要买沙发, 江明智忍不住了,“别花那些钱,一张沙发大几百上千块,太贵了, 我可以买材料帮你们做,做个跟家里差不多的款式。”

    这样只需要出材料钱就可以了。

    “你们好日子也没那么快,够我把它做好了。”

    这话说的赵建丹很感动:“外公,这样你太辛苦了。”

    外公他本身就在婶子这边帮忙, 白天要上班, 哪里还有时间给她做沙发?

    “我还是自己买,有便宜一些的。”

    江明智摆摆手:“不用, 我上班忙的时候忙, 闲的时候也是真闲, 我平时也是在闲的时候做些手工的。”

    叶红秀:“对啊, 他有时间就慢慢做, 不会耽误事的, 你去看看别的吧,窗帘桌布什么的,慢慢挑。”

    在她看来, 那基本上就是以后建丹他们小两口住一辈子的地方了。

    自然要多上心的。

    至于心不心疼……摸着良心说,叶红秀当然也是心疼的,但她也没有跟女儿说不该给。

    女儿能够拿得出来, 就说明她有这个能耐。

    跟他们当初不一样了。

    当初能给一间屋子结婚就不错了。

    赵建军休假没多久又回去了, 他是专门抽空来见见妹夫的, 假日并不多。

    他回了部队。

    江景瑜也恢复了原来的步调。

    刘欢也带着儿子适应了在这里的生活。

    他们带了自己随身的行李过来。

    穿的、用的,能带的都带了。

    来带这里,架子床、衣柜是宿舍本身就有的。

    他们基本不用添置什么东西就能住下来。

    他们在宿舍里住了四天。

    在这四天里,儿子的药吃完了,她带着儿子去看了医生,医生让继续吃药。

    有条件的话让他多吃一些有营养的东西,慢慢养。

    她每天到了饭点就拿着大碗过去食堂打一份饭菜。

    一个人的分量,就足够她和儿子吃饱了。

    还能吃的很好。

    她把平日里只有过年才能吃到的肉都夹到了儿子的碗里。

    儿子看着碗里的肉沫,偷偷的问她:“妈妈,这里怎么这么好啊?要是爸爸还在就好了。”

    刘欢眼泪差点掉下来,赶紧背过身去,擦了擦眼角:“是啊,这里很好,等妈妈发了工资,妈妈给你加餐,买鸡腿!”在刘欢的望眼欲穿下,第五天,终于有人来了,带她去做培训,一步一步的教她应该怎么做。

    这下子,刘欢才心里踏实了。

    想到那位带着她进来的厂长,深吸一口气。

    她会好好过日子,把日子过起来的。

    转眼就到了期末,双胞胎的成绩一如既往,所以他们两个过了年,就跟着江元同和张流云一起去了海城。

    他们是在家里过了年再去的,年初四出发。

    江元同打算住个两三天或者三四天,再看情况要不要去外孙女乐英那里。

    这一回只有他们四个人去。

    双胞胎年纪也不小了,很快就要高三了,可以当个大人来使唤了,至于说该不该利用这几天时间好好学习,不要到处乱跑……双胞胎表示他们之后都会把这错过的学习课程给补回来,他们想去。

    想去那就去。

    在他们出发之前,江景瑜给他们塞了不少钱:“在路上财不露白,知道吗?心要细一点,太姥爷和太姥姥年纪不小了,有什么事情机灵一些。”

    顾晟:“我们知道了,妈妈,你放心吧!”他们之前也去过海城,现在再去,依旧热情。

    他们也要去跟小伙伴好好叙叙。

    他们出发,顾向恒也要去上班了,江景瑜索性就回了特区,在特区里留着过年的人也有,但大部分的人还是选择了回去。

    在外面辛苦挣钱,过年了,很多人都想拿着在这赚的钱,回家里去扬眉吐气一番。

    有些不爱花钱的,把攒起来的钱带回去,甚至能够起个房子。

    这是很威风的事了。

    他们在外闯荡,老家很多人都不知道他们混得怎么样,这一带钱回去,印象就很直观了。

    可以想象,等到他们再来的时候,估计身边会多不少亲朋或者老乡。

    孙石一家没有回去,他不想回去,他宁愿留下来多上几天班,多挣一些钱,刘欢和儿子也没有回去。

    她在这里好好上班,还要给儿子继续吃药,回去就会少赚钱,这一笔账划不来。

    她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多挣钱把儿子的身体给治好,其余的以后有大把的时间去做。

    江明智叶红秀回了上庄村,他们要晚一些再来特区,他们那边要商量着老宅要怎么重建。

    这不是小事。

    等到之后开始动工了,江明智要留在那边盯着,叶红秀则是会回来特区,分开一段时间。

    江景瑜希望她妈妈能够过来帮忙一段时间,之后她想去哪,她都可以。

    无论是在老家还是去省城那边住,或者就不走,在她这里,她觉得都没问题。

    或者她要是想去首都那边住一段时间也可以的。

    叶红秀摇头,“那边住的不习惯,天气这么冷。”

    “不过如果你小弟要是结婚了,生了孩子没人带的话,我去带孩子没问题。”要说养老,她还是更喜欢南方的气候。

    她给大女儿带了双胞胎,又帮着大儿子带了两个孙女,现在就差最小的了。

    隔着电话线,叶红秀也催促他赶紧找个对象,趁着她还有劲,生个孩子,她带,这样不耽误小两口闯事业。

    至于生的是男是女,那就随缘了。

    她不强求。

    隔着这么远,就一条电话线的催婚,江景腾很轻松的应付过去了。

    假期一过,刘丰收就带着一大票人来到了特区。

    他上半年来厂里的时候带了媳妇,孩子留在老家让他们爷爷奶奶帮忙带。

    今年除了媳妇,还有好几个亲戚和战友。

    全都人高马大。

    别的手艺不会,造房子没问题。

    他来到了厂里之后,就把人带去了报到。

    赵大石在年前就来了。

    他是被前任大队长用高薪聘请来的。

    他得了鲁师傅的真传,烧出来的砖跟砖厂的没两样。

    特区现在一直在大搞建设,砖,只有不够用的,没有卖不出去的。

    利润不会很高,数量上去了,却也不低。

    而且,这个同样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只要有盈利,能覆盖支出,又能给那些人提供工作岗位,江景瑜就愿意把架子拉起来,新建一个砖厂。

    而且砖,他们自己也要用。

    等把承包的那个山头能用的泥消耗完了,这个也差不多可以转型了。

    这些人一来到,首先盖的就是他们要住的宿舍。

    江景瑜给他们规划的区域。

    “人来的多了,你们先几个人睡大通铺挤挤,等这宿舍建好了,就可以宽裕一些了。”

    烧砖是个体力活。

    工资也比车间高一些。

    这些下地惯了的汉子听着工资待遇,二话没说就撸起袖子干了起来。

    而他的战友,还能选择去物流分公司。

    想要搞物流,少不得车子。

    但是这个时候买车也不容易。

    江景瑜跟部队达成了协议,她提供多少岗位,可以从部队那里买到退役的货车。

    这才能把物流公司的框架搭起来。

    做起物流生意。

    他们现在涉及的范围有局限性,就在特区周边的城市。

    他们先熟悉附近的路况。

    前两年的那一回严打,让很多地方还心有余悸,但是这个年代出门在外有一定的武力值,确实更方便一些,所以自己有意向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目前需要的人不多,除了会开车的优先以外,其他的人需要比斗一场。

    武力值更高的排在前面。

    这份工作工资更高,但缺点也很明显,要是出差了,指不定以后几天半个月的都回不来,顾不了家。

    这点就要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了。

    江景瑜需要先把司机给培训出来,然后就是找人去寻找货物了,他们的第一家大卖场也在特区开建。

    想要支撑起一家大卖场,她现在的商品自然是不够的。

    现在开始准备,等到大卖场营业,估计那时下半年的事了。

    厂子后面的高仲昌她的速度比江景瑜想的还要慢一些。

    他的厂房倒是以正常的速度修建起来了,工人也招了一些,但是没有设备,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暂时停滞了。

    这是叶红秀打听出来的,她知道了那边的人是高仲昌以后,就对这个爸曾经的朋友没了任何好感。

    现在打听到他的机器设备被毁约了,导致他只能找了别人,她高兴了。

    “做人别太张扬,还是谦虚点好,不然容易闹笑话。”

    她也打听到了他们是生产什么的。

    高仲昌说是做吃的,确实也是做吃的,不过跟他们的不一样,高仲昌是生产水果罐头的。

    这点让叶红秀比较放心。

    她还真担心他也生产各种酱料,这样他们就是完全的竞争对手了。

    也不知道高仲昌从哪里听到了江景瑜要跟人合伙开大卖场的消息,上门来表示也想插一手:“我经验丰富,跟我合作了,保证你不走弯路,到时候大家一起挣钱。”

    虽然他之前是做这一行有经验没错,但是就他这小心眼的性格,真要合作赚钱了,那钱赚的估计满头包。

    江景瑜拒绝了。

    高仲昌:“……”

第92章 不识好歹[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