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清末,从船政开始打造最强海军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章 鱼雷制导陀螺仪[2/2页]

    “我让他来学学鱼雷怎么用,怎么储存、保养、维护,回去好教教学生们。”

    汤潇逸笑着说道。

    陈才?点点头:“我们的水兵只会使用,不懂得保养维护,开一门课,学一学也是好的。”

    汤潇逸接着话说下去:

    “陈叔,以后有什么事,你就让他通知我,我立马就过来。”

    “不过技术上的事儿,我是真不太懂,陀螺仪方向舵,那都是我从造船上得到的灵感。”

    汤潇逸说着,打开了科技树,武器—海军武器页面。

    目前科技树上激活的,只有鱼雷这一条线,因为船政只有鱼雷这一个武器工厂。

    科技树上,黑头鱼雷(白头鱼雷)后一项就是20世纪初蒸汽瓦斯鱼雷。

    蒸汽瓦斯鱼雷有三项技术需求:

    制导陀螺仪、二十世纪初蒸汽发动机技术、三组元动力燃料技术。

    汤潇逸尝试点亮蒸汽发动机技术,却得到警告。

    “叮~警告,二十世纪初蒸汽发动机技术领先当前技术十年以上,提前研究惩罚,需要原科技点数*150%。”

    “原科技点数600点,*150%,点亮需要扣除900点,是否点亮?”

    还算良心,就是不知道二十年是增加多少,有没有机会在一战点出钢铁洪流。”

    汤潇逸计算了一下性价比,发现暂时可以接受。

    毕竟在当下这个科技野蛮发展,工业技术快速突破的年代,十年,已经足够形成巨大优势,甚至代差了。

    别的不说,前无畏舰的样板,君权级战列舰要1892年才服役,但1906年,也就是十四年后,无畏舰就出现了。

    更快的速度,更强的装甲,更强的火力,更有效的火控……

    前无畏舰从纵横大海到被送进历史垃圾堆,中间仅仅只有14年。

    汤潇逸正幻想着四大洋舰队纵横四海,万吨巨轮驶进泰晤士河。

    “只有技术,好像不足以支撑大型军舰的建造,我还需要庞大的工业体系。”

    汤潇逸骤然回神。

    在工业社会下,技术的发展往往伴随工业规模的扩展,但他不需要。

    这在自己具有大规模工业的国家是优势,他只需要不断推动技术发展就行,生产的事儿自然有人解决。

    但在一个一无所有的国家,就算他点开了核武器制造技术又如何呢?

    凭借大清国那少的可怜的发电量,还能让他用手去摇,把离心机摇到十万转吗?

    “唉~点亮三组元动力燃料技术。”

    汤潇逸叹了口气,没有点亮发动机。

    此时的蒸汽发动机技术发展的不错,各种蒸汽汽车、拖拉机不少,发动机买一买也能买到,哪怕差点,够用就行。

    “叮,三组元动力燃料技术,需要科技点200点,是否点亮?”

    “那么便宜?点亮。”

    汤潇逸果断点头。

    当然不止是因为便宜,最重要的是,汤潇逸没听过这个名词,想自己研究也找不到头绪。

    “叮!扣除200点科技点……”

    “叮!宿主旗下并无燃料部门也无燃料研究员,此次知识下放至宿主本身。”

    “请宿主尽快建立完善的工业门类,以免影响技术进步……”

    汤潇逸无奈的叹了口气,接着,他的大脑突然迸发出许多灵感。

    “将煤油、水和空气混合,在高压燃烧室下燃烧,剧烈膨胀产生高温和蒸汽,再通过发动机就能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汤潇逸可以确定,如果不是他知道这是科技树塞给他的知识,他只会以为这是自己灵光一现的产物。

    而且,这么简单且简陋的东西,让他觉得有些亏了。

    看了看科技点,干掉那些顽固不化的倭寇,又给他增加了近五十点。

    一百人中有三十多个水兵,一共给了58点。

    退役二等水兵24个,给了24点;退役一等兵5个,给了10点;退役兵长一个,给了8点。

    另外有现役兵长一个,给了16点,让汤潇逸知道了现役和退役的区别。

    那个现役兵长隐藏在水兵中,通过审问同伙(兵长已经被乱刀捅死了),确认他们也不知道这人是现役。

    汤潇逸猜测,无非就是测试水文什么的,毕竟此时的东瀛还没有打赢,还很害怕,哪怕偷偷把海域划入自己的地盘,也不敢嚣张。

    “陈叔,你知道蒸汽动力发动机吗?”汤潇逸看向陈才?。

    “你说的是那种蒸汽汽车吗?那玩意儿有些华而不实。”陈才?疑惑的问道。

    “您会做吗?……”喜欢清末,从船政开始打造最强海军请大家收藏:

第15章 鱼雷制导陀螺仪[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