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清末,从船政开始打造最强海军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章 全是问题[2/2页]

    另外提一嘴,续航里程是经济航速下标准燃煤装载量理论上的行驶里程,战斗时因为要增加锅炉压力,燃煤消耗量可能会翻倍甚至不止翻一倍。

    但是,战斗时也没人规定只能装载标准装载量的燃煤,比如沙皇的万里大行军,所有战舰都严重超载了燃煤,甚至水兵仓里都装满了燃煤。

    “轮机这边,我们……”轮机总司十分羞耻的低着头,说不出话。

    “遇到难处了?不急,龙骨还要改造,起码还有大半年时间,就是再等一等也可以。”郑景溪轻声说道。

    “诸位大人,并非我们不努力,目前我们已经制作出了3000马力立式四汽缸三胀式往复蒸汽机,但体型硕大,光高度就有四米。”

    “如果改成卧式蒸汽机,长度又超标了,轮机厂正在努力攻关,但半年能否攻克难题……”

    “我想,是否能购买一部5000马力蒸汽机,我们再仿造一部给这艘船,下一艘我们也能继续仿造……”

    轮机总司不太硬气的看着汤父,汤父是帮办,虽然不管采购,但可以上报采购名单。

    “可以是可以,但只买一部的话,光蒸汽机送来就得一个多月,再仿造恐怕赶不上进度。”

    “我会上报买一部蒸汽机,再买一部以零件的形式送来,这样既符合规定,又赶得上进度。”

    汤父有些忧愁,其他人同样如此。

    买蒸汽机不是什么大问题,船政以前买过不少,这次也大概率会批。

    但问题是,走流程需要时间,流程走完筹款也要时间,谁也不知道啥时候才有钱采购。

    “先放着吧,轮机厂不还在研究嘛,万一那天突然就研究出来了呢?再说就算要买,也得等开完会。”

    汤潇逸见不少人精神有些萎靡了,连忙打圆场。

    不就是一部轮机吗?至于吗?

    汤潇逸默默看了一眼90年代初蒸汽机技术(5000马力),标价2800科技点。

    还行吧,还能接受,毕竟一次最少造四部,一部700点,以后也能用。

    而且科技树给的内容也不亏,都是塞到研究员脑子里,有了这些知识,还能继续改进。

    下一部锅炉的科技点标价已经减了200,就是研究员改进的结果。

    “说说合拢厂吧。”郑景溪点点头,看着汤潇逸。

    “合拢厂技术和硬件上没问题,虽然比广乙略长,但船坞还是放得下。”

    “只是目前已经开工了两条船,再开工一条的话要加些人手,不然影响进度。”

    汤潇逸说完,郑景溪点了点头:

    “船艺学堂还有些学工,一并调去,另外学堂再开一期,不能总督凑齐了钱,另一艘却迟迟不开工。”

    说到这个,汤潇逸想起了船料不批的事儿。

    “爹,支应处现在没个管事的吗?合拢厂领船料都领不到,找不到人。”

    “哦?等下我去问问,然后你让你那个手下刘一鸣去领就是。”汤父疑惑了一下,想到支应处的官被抓的差不多了,才恍然大悟。

    “各位,锤铁厂也遇到了点问题。”

    锤铁厂和打铁厂一样,都是锻造车间,区别在于打铁厂更小,锤铁厂更大,主要产品也不同。

    锤铁厂有大型蒸汽锤,可以锻造传动轴,传动轴也是动力系统的核心部件。

    “我们没有生产过需要高速运转的传动轴,特别是这艘船的动力强劲,还需要一个合用的螺旋桨。”

    汤潇逸搜索了一下才找到传动轴技术,点了一下适配一万马力以上的的驱逐舰传动轴,结果:

    “缺少大型锻造设备,无法激活,请补充超大型蒸汽锤或千吨水/油压机。”

    “且不说钱了,现在进口也来不及了。”

    高速传动轴会面临过热问题,对质量要求更高,不过如果直径能粗一些,功率小一些,对设备的要求就大大降低了。

    “叮,90年代初巡洋舰传动轴,适配一万马力以下,需扣除4400点。”

    好叭,这个更贵,一个传动轴就4400了,不过汤潇逸看了看,这个钱花的不冤。

    光前置的材料处理工艺就六种,淬火工艺也好几种。

    这些基础材料学知识,正是目前极度缺少的,而且用处宽泛的多。

    这么算来还挺便宜的。

    “克虏伯装甲钢要多少钱?”本着来都来了的想法,汤潇逸又打开了装甲科技面板。喜欢清末,从船政开始打造最强海军请大家收藏:

第21章 全是问题[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