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清末,从船政开始打造最强海军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章 甲弹对抗、请停购船械裁减勇营折[1/2页]

    船政东北角,靠着山体的地方,三个靶子被固定在地上。

    三块装甲钢,分别是未锻造、锻薄10%,锻薄15%,厚度分别是倾斜15°摆放。

    参与实验的火炮有一门哈奇开斯47毫米重型速射炮、一门120毫米阿姆斯特朗速射炮。

    因为参与火炮太少,郑景溪觉得测试不出性能,又拿了一门76.2毫米舰炮(三英寸),一门80毫米克虏伯舢板炮。

    射击距离并不远,最远只有一千二百米,这已经是船政能在附近找到的最大的安全范围了。

    120炮一定无法击穿倾斜摆放的装甲,哪怕推到800米也不能,测试不出最终性能。

    但汤潇逸的目的又不是测试最终性能,主要是看看能不能挡住,以及作秀。

    “小汤大人,听说这甲是你造的?”在另一边山头上等待时,牛大人好奇的看向汤潇逸。

    牛大人是总督派来的,毕竟马尾的位置也是比较特殊,挨着省城,后来还成了省城的一部分,又沿江。

    没有总督首肯的话,敢在这里发射大炮,想出国了属于是。

    而且汤潇逸还想作秀露脸呢。

    “是船政上下一心为朝廷分忧,为总督分忧,在下不过是做了些份内之事。”汤潇逸笑呵呵的往左上方抱了抱拳。

    当官嘛,不寒颤。

    “这甲,真能抵两倍铁甲?”牛大人看着还在忙碌布置的炮兵,心里痒痒的。

    “按理说是的,我报的不是多八成吗?牛大人怎么知道是多一倍?”汤潇逸好奇的问道。

    “真多一倍啊?本官只是口误,再说,八成那有一倍好听。”

    “那岂不是说,定镇二舰上十四英寸的钢甲,只比的上七英寸的此甲?”

    牛大人瞪大了眼睛。

    牛大人不懂军舰,甚至不懂数学,但他懂常识。

    这不代表着,防御力翻倍吗?

    “不不不,定镇用的是钢甲,钢甲本就比锻铁强,这个甲,比钢甲强六成半吧。”

    汤潇逸生怕牛大人乱说,到时候他没责任,自己不落好。

    “报大人,大炮已经瞄准,是否发炮。”徐希颜跑了过来,单膝跪地。

    这是汤潇逸争取的,让徐希颜负责试炮。

    “开始吧,打准一点,别让牛大人干等着。”靶子并不大,没重新锻造的那块一米高两米宽,重新锻造的要大一些。

    冷锻的目的是让装甲钢变得更加平整均匀,方便使用,保证强度。

    毕竟高温烧两个星期,不可避免的会有些变形,特别是表面和四周,表面影响性能,四周影响连接能力。

    轰!

    首先是哈奇开斯47毫米重型速射炮,干脆就在200米距离上开火,使用穿甲弹。

    200米一发就中,接连三发,一发偏了,另两发命中另外两块。

    炮击结束后,几个技术员和士兵跑上去观察,并且在弹着点做下标记。

    也没啥好说的,47毫米炮弹就留下一个白印,毕竟大炮还没进化。

    士兵举手一面绿色旗子挥了挥,然后赶紧溜之大吉。

    “无碍,下一个开炮的是三英寸舰炮。”徐希颜向二人讲解。

    “大人,三英寸舰炮的口径,已经比我们的甲的厚度更大了。”汤潇逸笑着,安抚了一下被炮声吓到的牛大人。

    轰!

    76.2毫米舰炮被郑景溪放在了800米处,第一发没中。

    第二发命中,第三发又偏了。

    其实如果是打船或者打人的话都命中了,只是这个要打中靶子才做数。

    打了五发,才命中全部三块板子,检查的士兵很快挥了挥绿旗。

    虽然留下了痕迹,但是很浅,没影响。

    至于80毫米克虏伯舢板炮就更不行了。

    克虏伯炮的性能比英炮好,但这是老款火炮了,而且为了适应舢板的环境,舢板炮做了轻量化处理,身管短,穿甲能力弱。

    “大人,接下来是阿姆斯特朗十二生速射炮,也就是准备给福靖和福清装上的大炮,射速极快。”

    汤潇逸看到士兵再次挥舞绿色旗子,给牛大人介绍道。

    “极快?那老夫要看看有多……”

第38章 甲弹对抗、请停购船械裁减勇营折[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