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学名张好古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五章 红衣大炮[2/2页]

    一次成型

    ,无论是工艺还是铸造,哪怕放到现代也不好制造的。徐光启,张凤翔下了马车后,张好古便站在老师身后,“致远到我身边来,我给你讲一讲此炮。此炮长九尺九,炮口五寸余,两千四百斤

    ,弹丸可射出十四,五里地,致远

    ,你近前看看去,回来和我说说你的看法。”

    张好古走到跟前,从上到下仔细看了一遍,就是炮膛里面也仔细看了,又拿手摸了摸里面。回到徐光启身边说道:“恩师,太笨重了啊!不好挪动,里面倒是光滑,可是多少还是有起伏不平的地方,要是更平更直

    炮弹射的还能远一些。”徐光启道:“不错,致远所说

    可是细不下来啊!会炸膛,现在是最合适的壁厚了,炮膛确实还是不平,就是因为木床稳不住,所以有起伏,”“如果炮筒的材料增加硬度,柔韧性,强度,不改变长度,炮口径度,炮筒的厚度还是可以薄一些的,”张好古说。徐光启说:“是如此,致远,可是材料现在是最好的了。也只能如此”。“恩师,可以去看看木床么。”“好,现在带你过去。”

    于是一行人来到加工区,看到了所谓的木床,一个炮筒耽在木架上,一根绳子缠在炮筒上,两边都有人拽着,令炮筒左右转动,在炮口那里,一根铁棍帮着块磨石,前后动着。这样确实比手工打磨快,也有了车床的雏形,效率低不说,精确度也低啊!怪不得炮膛里面起起伏伏。张好古不禁皱起了眉头,徐光启看到张好古皱眉,便问道:致远可曾看出不妥了。”张好古说“恩师,最好是一个方向转,托炮筒的木头换成铜的,木床最好也换成铁的,越稳越好,”喜欢学名张好古请大家收藏:

第十五章 红衣大炮[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