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到达周口店新庄子[2/2页]
有趣的是,庄子并没有建在靠近河流的地方,而是选择了依山而居。在庄子的北侧,有一条潺潺流动的小溪,溪水清澈透明,宛如镜面一般平静。它沿着山势蜿蜒而下,最终缓缓地注入到了东面的周口店河中。或许是冬季的寒冷使得水流速度减缓,但即便如此,这涓涓细流依然给庄子带来了一丝灵动之美。
庄子坐落在一处地势较为平坦的地方,由于刚刚建成不久,这里尚未有真正意义上的房屋矗立着,只有一片简陋的棚户。这些棚户采用了半地窖式的结构,上方覆盖着厚厚的毡布以抵御寒冷。而为了增强保暖效果,人们又在毡布之上密密麻麻地铺满了茅草。
此刻,或许正是家家户户开始准备早餐的时候。一缕缕淡蓝色的炊烟从那些棚户的烟囱中袅袅升起,仿佛轻盈的舞者,直直地向着高远的云端飘去。远远望去,那烟雾与天边的云霞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般美丽而宁静的景象。
尽管这个庄子乍一看上去显得颇为朴素且简单,然而,当人们踏入其中时,便能深切感受到一股与众不同、独特无比的祥和氛围扑面而来。那一座座看似平凡无奇的棚户,宛如这片广袤土地上忠实的守护者,它们静默地矗立着,仿佛在低声细语般向人们缓缓诉说着关于生活的种种故事。
而此时的张好古早已胸有成竹,心中已然勾勒出一幅宏伟蓝图。他计划待到春风拂过大地之时,就在此处大兴土木,建造一座规模可观的砖窑。之所以有此打算,原因无他——此地树木资源丰富异常,那些用于搭建房屋的房梁以及檩条等必需木材,完全可以轻而易举地在这里就地取材。如此一来,不但能够大幅削减建设成本,还使得施工进程更为便捷高效。
张好古悠然自得地环顾着四周的景致,目光最终定格在了那条蜿蜒流淌的河流之上。他灵光一闪,萌生出一个新的构想:何不于这条河的上游修筑一座水库呢?如此一来,便可对水流起到有效的调节作用,从而增加灌溉用水,进而开垦出更多肥沃的水浇地。对于这整整两千亩土地的用途,张好古亦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才做出决定。他盘算着将其中的绝大部分土地用于种植玉米和大豆这类农作物,因为市场需求大,收益相对较为可观;至于小麦嘛,则只需保证庄子里众人日常食用即可,无需大规模栽种。此外,地瓜这种作物也是必不可少的,因其产量颇高,就连张好古的老师徐光启在天津地区都已连续种植数年之久,徐光启是准备推广地瓜的种植,产量高一些可以帮更多的人度过饥荒。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丰收成果。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这座原本毫不起眼的小小庄子必将迎来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焕发出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与无限活力!喜欢学名张好古请大家收藏:
第一百八十三章 到达周口店新庄子[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