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91章 大朔新闻[1/2页]

    一个冷知识:新闻的三要素:事实,时效和受众

    事实是新闻的本源和基础,追求真相是真正新闻人的追求。

    时效很好理解,事件发生的时间越短,报道的价值越高。

    直击现场才是新闻的灵魂。

    王清晨主办的《大朔新闻》的受众不仅是官员,更主要的是百姓群体,如果失去受众,新闻就失去了传播的意义。

    而他想要创办《大朔新闻》,不仅是为了传播,更重要的是真相,是推动,是教化,更是伸张。

    随着王清晨的培训,集院里正在诞生大朔历史上第一批新闻记者。

    “大人说的这个和史官颇为相似啊!这些事情都有史官记录,我们记这些作何?”

    钱成大胆发言,也是侧面提醒自家上官,插手别人的公务可是大忌讳。

    “问的好,那么请问,史书,除了我们这些读书人攻读,可还有其他人阅读?”王清晨问道。

    集院一众官员大眼瞪小眼,都不强出头。

    “记者和史官最大的差别就是,我们手下的文章有成千上万的读者,今天,整个京师七十万人口都是我们的受众,明天,整个天下百姓说不定都是我们的受众”王清晨开始画饼了。

    “再者,诸位难道不想有朝一日,让满京师的百姓都读到诸位的高作?”

    王清晨谆谆善诱导,这个诱惑就有点致命了,哪个读书人不想立书做学?

    “我们的文章也能登报?”有官员嘴唇都有些哆嗦,急忙问出口。

    “只要写得好,任何人的文章都能登上《大朔新闻》”王清晨这么说,自然也会这么做。

    如果要全靠他写,那他办《大朔新闻》的初衷又何在。

    “说不定我们的《大朔新闻》哪天陛下就看到了呢?”这个吸引力更为致命,这简直就是一步登天的机会。

    场中包括几位主事在内,眼神都变了。

    你拿这个考验干部?

    那他们豁出命也要干啊!看到众人明显意动,王清晨就放心了。

    “大人放心,吾等必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是啊,大人放心便是,我于文章一道也颇有建树”

    “吾才是,必会让大人满意”

    ……

    这积极性不就调动起来了吗?

    自古名利害人最深。

    不过,《大朔新闻》要想一炮而红,肯定需要一个前所未有的爆点,显然两国和谈最为合适。

    而王清晨盯的也是这个机会。

    这几日,他几乎都待在秘书省,千方百计思考这个开篇该如何写?

    但是和谈迟迟没有进展,以前所谈都是一些不痛不痒的问题,甚至多是骂战结束,让他颇为挠头。

    如果是不痛不痒的爆点,那就真的糟蹋了《大朔新闻》的开篇了。

    而两国对于和谈的态度目前来说都比较模糊,一方面是北戎正在处理内患,另一方面是北境正在整军备战。

    可以看出,至少三年之内,北境几乎没有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

    毕竟北戎两大部族的重建需要时间,而征北侯重建北境骑兵也需要时间。

    所以两方人马都不着急,至于和谈,也只是名义上如此罢了。

    北戎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拖住大朔朝堂,而大朔的目的也很简单,那就是给北境足够的休整时间。

    但是两国攻灭对方的心思却是从未断绝。

    想明白这些王清晨就有点着急了,这才忍不住想要主动出手,如果四月之前不能见报,他就会错过诸多机会。

    所以,既然你们不动,我推一把也不是不行。

    好在他在礼部有人,作为嵩阳书院知名校友,找前教谕帮点小忙总没什么问题吧。

    而且他也想在线下报一下当初截杀之仇,君子动口不动手嘛!

    他还是很懂的!

    尚书府,距离征北侯府不算远,相隔两坊之地,朱红色的大门高大厚重,门上金色的门钉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

    一条青石板铺就的甬道直通正堂。王清晨被仆人引进庭院,司马广正坐在庭院中一座茶亭下饮茶看书。

    却是没有见到自家教谕的家里人,王清晨将手中礼物递给接待的仆人便自觉上前斟茶,一副好学生模样。

    “你小子,无事不登三宝殿啊,平日也不见上门,今天登门所为何事?”

    作为嵩阳书院如今官位最高的人,司马广在这个位置上起到的作用是难以想象的。

    这不仅能让书院众多学子在仕途上能够顺利许多,更能让诸多书院弟子有了名义上的依附。

    即便这些福利都是隐形的,但又实实在在存在。

    “教谕可是冤枉学生了,今天这不就来看看教谕吗?”王清晨有点不好意思,这还是他自己第一次主动登门。

    自中状元以来,王清晨登门的次数屈指可数,以前有几次,都是和同窗一同前来,他独自上门还是第一次。

    主要是因为司马广在书院算是最为严厉的,这也导致他们多少有点畏师综合症。

    这次上门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一路而来王清晨不断打量司马广的尚书府,这是朝廷配备,算是官方标配.

    几个尚书府都相差无几,算不得豪华,但也绝不寒酸。

    在京师一众府邸中也绝对算体面。

    三进的院子,倒是和他在青枣巷的宅子差不多大小。

第291章 大朔新闻[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