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6章 和平收编是最好的,非要作死那就去死[2/2页]

    “是么,咱倒是听说你,派了些人,去教他们汉学,还有一些耕作、生产之术。

    比如那木薯,在贵州就推广得很好,听闻味不甚佳,然可以果腹……”

    陆知白面不改色:

    “都是以陛下和太子的名义。”

    朱元璋笑道:

    “大兴教化,这是好事!哪怕是一个平民这般自觉,咱也不会多说什么。”

    说着,他叹道:

    “先前咱还不觉得有什么,见多了才知道,这彝族土人,真是相当乖觉。

    有很多蛮族,瞧不起汉人,更别说学习语言文字,根本就未开化……”

    朱元璋摇着头,一副头疼之色。

    陆知白笑道:

    “马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先得有个好首领,才能把部落带往正确的方向。”

    朱元璋点头说:

    “这倒也是。霭翠夫妇,论起能力心性,在异族头目中都算是不错的。

    最起码,那栈道是真修出来了,咱准备再设些驿站,以后派兵也方便些……”

    陆知白静静听着。

    而朱元璋垂眼思索片刻,说:

    “再等等吧。好歹,有个正式的请求。”

    陆知白便颔首。

    左右霭翠一时半会也死不了。

    他叫人稍稍暗示一下即可。

    其实他也希望,到处都不要有战事。

    和平收编是最好的。

    陆知白刚出去,就瞧见郭桓匆匆而来。

    郭桓对他拱手行礼,然后便进入大殿内。

    陆知白微微挑眉,离开。

    秋天还要西征,国库一定要撑住啊!

    ……

    ……

    先前,春三月时。

    倭国那边,派了和尚庆有、如瑶等人,献上了十几匹马,和当地的硫磺、刀扇等特产。

    这批使者,有不敬之词,态度傲慢。

    而且还没有携带表文。

    上贡的物品数量,也没有依照约定。

    这样一番态度。

    自然是让大明很不满意。

    有的大臣说:

    “或许是伪装成使者的骗子。”

    “也有可能是间谍,想要窃取我国的情报……”

    朱元璋心中对于倭国,已是相当不满,才不管到底是什么缘故。

    朱元璋拒绝了他们的进贡。

    命令礼部发文书,斥责倭国国王。

    于是,礼部就发去了国书:

    “大明礼部尚书向日本国王致意:

    国王你居住在大海之中,世代统治百姓,如今却不遵奉上天的旨意,不谨守自己的本分!

    只知道凭借环绕的大海作为险阻,依靠高山作为屏障,狂妄自大,肆意欺侮周边的国家,放纵百姓去做海盗。

    上天将要借他人之手,降祸于你,这是迟早的事。我奉大明皇帝的旨意,发公文给你——

    你如果不能明察事情的大小轻重,而效仿井底之蛙仰头看天,还自以为了不起,恐怕就是引发争端的根源。

    你读古书,却不了解历史,尔国起初叫做倭,后来厌恶这名称,于是改成日本。

    从汉朝历经魏、晋、宋、梁、隋、唐、宋各朝代,都曾派遣使者,向我泱泱华夏进献表章,进贡地方特产、人口。

    当时的帝王,有的授予尔等官职,有的封以王爵,有的通过联姻来表示友好。这都是因为你们归附仰慕的心意诚恳,才有的优厚回报。

    要是时而反叛、时而归附,与中原王朝产生矛盾,那就必然会遭受灾祸!

    比如吴大帝、晋慕容?@、元世祖都曾派兵前去征伐,俘获你们的男女后带回国内。

    一千多年来,过去的这些事都可以作为借鉴,希望你好好思量思量!”喜欢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请大家收藏:

第396章 和平收编是最好的,非要作死那就去死[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