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74章 强国基金·洪武十六年版[2/2页]

    朱棣又得意地笑道:“父皇还说,在这些儿子当中,我最像他!

    不过,我哪敢与父皇相提并论啊……所以我要先上战场,好好历练一番~”

    他之所以对陆知白说这些,是因为心里实在高兴,已经憋好几天了。

    陆知白故作惊讶之色,随即笑道:

    “那可要恭喜四哥了。四哥一直渴望领兵作战,如今终于如愿以偿。”

    朱棣抚掌笑道:“没错!去年他们北伐,居然不带我,把我羡慕坏了。

    幸好,后来在野外捡到了一些蒙古兵,也算过了把打仗的瘾。”

    陆知白由衷地说道:

    “有四哥出马,此番征辽东必定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朱棣听后,不禁哈哈大笑,豪迈地说道:

    “身为藩王,自当为大明藩屏!我愿为父皇永镇北地,让那些蒙古人,永远不敢进犯我大明疆土!”

    陆知白望着他,眼中满是敬佩:

    “四哥如此壮志豪情,日后定能威震四方,兴许还能封个大将军。”

    “哈哈~”朱棣乐滋滋的。

    却又想起了陆知白的儿子。

    不过,现在孩子终究还小,他也没有再提什么。

    只是,又把话题说回了北平。

    朱棣道:“父皇又要征辽东,又要疏通大运河,北边确实是我大明尤其要关注的地方啊~”

    陆知白也连连点头,与他附和,别的什么也不多说。

    不管朱棣是不是在试探,迁都是和立储一个级别的恐怖大事,装傻比较好……

    十月初,朱棣心满意足地踏上了返回北平的路。

    几天后,一份邸报如雪花般发行至全国。

    这份邸报,除了公开一些朝廷大事外,还宣布了一项全新政策——

    从明年正月起,将开放国债,名为“强国基金·洪武十六年版”。

    这国债的年限设置颇为灵活,从一年到五年,民众可自由选择。

    而且,每个年份对应的利率各不相同,最高可达十二分利!

    购买的国债越多,利息档位也就越高。

    在明朝的利息单位中,一分利,指的是百分之一。

    乍一看,这个利率着实不低。

    然而,在当下大明的社会环境里,民间借贷利率远远高于此。

    并且借贷时间更为灵活,期限较短,钱很快就能周转开。

    但朱元璋既然决定推出国债政策,自然不会草率行事。

    他此前已命令户部展开一番细致的调查,对民间的借贷情况有了大致了解。

    朝廷颁布了明确规定,对民间借贷的最高利息进行了严格限制。

    还加大力度打击民间的高利贷行为。

    《大明律》规定:“凡私放钱债及典当财物,每月取利并不得过三分,年月虽多,不过一本一利,违者笞四十,以余利计赃,重者坐赃论,罪止杖一百”。

    意思是每个月的利息不能超过三分。

    而且,总的利息不能超过本金。超过了就按坐赃罪处理。

    为了推广国债,朱元璋还采取了行政手段的强制命令。

    朱元璋下令,要求每个地方,上到各布政司下到州、县,所有官员都要大力宣传国债事宜,务必完成各自的任务。

    没错,朱元璋采取了摊派的法子!

    但这毕竟是第一次,所以任务不算太重,按照各地往年的税收水平进行分配。喜欢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请大家收藏:

第474章 强国基金·洪武十六年版[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