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阿斗:我为建文大帝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二章 新政之艰[1/2页]

    一行人进入了一处酒楼,开始了闲谈。

    那名士子也开始讲进自己的故事,做为一个举人,事实上,只要他不乱搞,不针砭时弊,好好的吃喝玩乐,将自己的家族传承下去,就没什么太大困扰。

    至于朝廷下令剥夺他们的俸禄,其实这也没什么,他有钱。

    在考中秀才之后,就被当地一名屠户盯上了,成为了他的女婿。

    那名屠户家里有房有地又有钱生活乐无边,唯一的女儿又迎娶了一位秀才公,现在那位秀才公又成为了举人,那老屠户赢麻了。

    直接将小金库都传给了自己这个贤婿。

    有了以上的家业之后,完全不在乎朝廷给举人颁布的那些?米,免税政策才是他想要的。

    至于近世者,曾自从他参加了洪武30年的科举之后,就完全不放在心上了。

    按他的说法就是

    “江南尤其江西那边的兔崽子,竟然看不起咱们北方人,那我就不考了,反正我也有钱也不用交税,还有娇妻美妾,我什么都不缺了。”

    没有了物质方面的压力,就完全变成了精神上的追求。如今遇到了当年的同窗,索性便一起聊天。

    “如你所说,你们山东的这些士子,只要交了钱财,就有人帮你们出使?”

    “是的,这位大人,虽然说这件事说出去很扯但事实就是如此,我还花了100多两银子才免了这份活计”

    “我交了钱后也确实没有被征调出去,这都是老年的惯例了,只不过这新上位的陛下好像不喜欢这种惯例”

    “你莫不是知道他们在哪里搞这些事情?”对于眼前这名举人的说法夏原吉倒是有些好奇。

    “没错大人,如果我把这个线索告诉你们的话,不知道能不能收取一些惯例”

    “你要什么样的惯例呢”

    “哈哈”

    随后那名举人,直接将这条山东科举的暗线说了出来,反正他已经上岸了,那些还没上岸的家伙就别上来了。

    事实上,在山东尤其是曲阜这个衍圣公孔家的自留地科考时,当地的科举名额一直被孔家的一些人严格控制。

    他们孔氏所经营的曲阜书院,固然不是四大书院,但在当时教育界的地位绝对是不弱于四大书院的,当地的士子,基本上都是孔门子弟。

    而孔家,也垄断了山东的教育。

    自从他们受封衍圣公以来,这条产业链其实已经经营了数百年,无论政权更迭,这条线始终都控制在孔家手中。

    凡是想通过科举,成为秀才,举人,进士,都没太大问题,只要你愿意给钱就行。

    前提,顺利从他们的学院毕业。

    当然能从他们这毕业,通过考核并且成功登岸的,在学问上也是顶级的。

    在学问上没有缺陷,又有钱财的支撑那么足可以让平步青云。

    原来,这种和谐的氛围会一直传下去,直到洪武7年当地的那位曲阜县立孔希学那个大聪明。

第五十二章 新政之艰[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