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痛失爱子[2/2页]
可以说,除了没有去结交军方的将领和边关的重臣,赵元僖几乎复制了他老爹当亲王时的种种行为,而且他做得比他老爹还要隐秘和妥帖。赵光义当亲王时可是树敌不少,尤其是与当朝的宰相赵普搞得是水火不容,但赵元僖完全相反,他几乎没有敌人。
如果不出意外,如果就这样一直韬光养晦下去,那么未来的大宋皇帝人选绝对是毫无悬念,而宋朝往后的历史也绝不会是我们如今所看到的那个样子。可是,意外偏偏就是出现了,而这一切的源头都是因为一个女人——准确说,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恶婆娘。
赵元僖的正妻是已故的宋朝边关重臣李谦溥的女儿,但赵元僖对这场由长辈包办的婚姻并不满意,他的心爱之人另有其人,此人正是他的小妾张氏。
这个张氏没什么来头,从现有的各种史料来看她应该就是一个普通百姓之女,她借由自己的美貌由一个为赵元僖梳头的侍女发展成为赵元僖妾室,她的野心也随之而膨胀。人人都知道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赵元僖就将是未来的皇帝,张氏当然也清楚这一点,而她自然也想在今后成为宋朝的第一夫人,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她就得踢掉赵元僖的正妻李氏,甚至是除掉李氏。要命的是,在张氏不断发动的枕头风攻势之下,赵元僖竟然许诺今后一定找个理由把李氏给废掉从而立张氏为正妻。
如果说这个张氏就这么一点心思倒也还不至于让我叫她一声“恶婆娘”,除了野心勃勃之外,张氏这人还极其残忍和凶狠。她仗着赵元僖对他的宠幸在王府里是无法无天,赵元僖府中的那些仆人、侍女甚至是其他的小妾只要稍微有触怒到她的地方定然是一顿暴打,有些人甚至被她给活活打死,而这些事她还严令府中的任何人都不得向赵元僖泄露半句。
此外,这个女人还是一个“孝顺”之人。成为赵元僖的宠妾之后,他命人在京城的西佛寺为自己已故的父母招魂并下葬。招魂一事说明此人的父母很有可能死后没能得到很好的安葬,甚至可能是曝尸荒野,而她在京城为父母所搞的这一场丧葬大礼其埋葬的或许也就是两副里面摆了一堆物件的棺材,但这也足以说明她的“孝顺”。诚然,我们都常说百善孝为先,可谁说孝顺之人就一定是一个善人?张氏后来的悲剧也就出在这孝顺上面,她为自己父母修建的坟墓超越了其身份和地位所应有的规格和礼制,史称“逾制”,这在讲究礼仪的古代可是犯忌的,严重一点更是要杀头的。
好了,说完了这些,我们再回到正题上来。
源于赵元僖尊贵和重要的身份及地位,他的突然暴死显然不能就此了事,赵光义下令御史彻查他的死因,而赵元僖府中的各位仆人自然就是重点审问的对象。不久,有人就将张氏的种种恶行给抖露了出来,再之后有人说出了赵元僖之所以会暴死的原因,说他是误食了某种东西而导致其中毒身亡。紧接着,随着问讯的深入和升级,更为让人闻之色变的一些猛料又被挖了出来。这其中最为劲爆的是,办案人员从赵元僖的王府内所搜出来的一些私密文书,但这些猛料和私密文书都说了什么却在史书的记载里显得极为隐晦,只有简单的四个字——“宫中私事”。至于到底是什么事却未被提及,但赵光义在得知这一切之后的反应却是勃然大怒乃至于是狂怒!
赵光义随即下令将张氏缢杀,然后再又下令捣毁张氏父母的坟墓,张氏的亲属也全部牵连以至被流放至穷山恶水之地。随后,赵光义又命人逮捕赵元僖的王府幕僚和亲信,后来连开封府的各级官员也相继被逮捕问罪,这些人统统交由赵光义最为信任的大太监王继恩审问,最后这些人多被处以杖刑,然后该贬官的贬官,该流放的流放。做完了这些,赵光义再又突然下令停止赵元僖的皇太子追赠之礼,而他的葬礼规格和礼仪也由皇太子降为朝廷一品官的规制。
以上就是正史中所记载的有关于赵元僖死后所发生的一些事。那么,疑问就来了:张氏恶毒刻薄就处罚她一人以及其亲属就足够了,可为何赵元僖的王府幕僚和开封府的各级官员也要被处分呢?赵元僖到底是吃了什么东西或是喝了什么东西才中的毒?他的死又是谁下的黑手?赵光义为什么要剥夺他的皇太子追赠之礼?又为什么要把他的葬礼降格?喜欢北宋帝国兴亡史请大家收藏:
第90章 痛失爱子[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